正月初二,用尽全身力气,以最快速度爬过黄山每一座开放的山峰,看过云海和日落晚霞,泡过温泉后,便对行程中的西递充满期待,强烈的想去那个古村享受下慢生活,慢慢消去爬山的疲惫。

小白主任以电瓶车的速度和谨小慎微的态度从黄山开到西递,入住吾乡客栈(又名致善居),客栈老板是两个来自洱海的90后小伙,态度温和,热情周到,酒店用品材质及各处细节无不体现着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此要感谢V客美途出行专家Janet的全程预订服务,非常赞 。

办好入住出来找寻吃的,在第一条巷子里一眼看到古巷土菜,便走了进去,很家常的一个饭馆,但是菜的卖相清爽,味道也好,之所以特意记下此笔,是因为晚上我们在另外一家吃到了乌漆嘛黑的土豆丝和难吃的臭鳜鱼后,对古巷土菜甚是怀念,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对徽州的了解最早开始于读研期间导师徐茂明先生课间课后的介绍及其著作,那时起,便对徽州有种期待,而至成行,却已经15年后了。

明万历六年皇帝为表彰西递人胡文光刺史在任上对村民做的贡献,批准其修建功德牌坊。四百多年过去了,牌楼在文革中幸存,在西递村口,向现代人讲述着西递村当年的富足、村民外出为官为商的成就、功德、荣耀。

村内有99条相通的巷子,随意选了一条向深处走去,建于两三百年前的徽式宅院,在自然和历史的洗礼中,有的墙面已长满了青苔,适逢细雨,烟雨蒙蒙中的西递人流如梭,被雨淋湿的黟县黑大理石路面更加乌黑,让西递更有了水墨画的韵味。

碰到导游讲解,便一路跟着,对徽派建筑与历史文化的理解又比书本上得来的深了一层。每一座老宅,从墙上的石雕、门楼上的砖雕到室内木雕,从宅子堂名到楹联,都体现着主人当年的财力、学识、家训、志向,见证着历史上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立德,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文化心理。将此应用于现实生活,跟小白主任分析其老人回农村老家造大房子思想的历史及文化渊源,让小白主任又多了一个释然的理由。

对古村的宁静依然十分向往,于是第二天一早6点多钟就爬起来,趁人少时再去感受下西递的宁静美。清晨的巷子里安静、古朴、空气湿润,雨后田间蔬菜和青草的清香混合着炊烟的味道,远处青山,云雾缭绕,现代人将现代小资生活方式带入古村,咖啡店门口一首小诗,倾诉着店主的情怀;老宅里,土著村民悠闲的吃着早餐,生活是这样的美好而简单,却又承着那样厚重而久远的历史。

回苏路上,走218和326国道,沿途皖南壮美而又不失温柔的风光尽收眼底,感觉像是此行的一个大礼包,为此次黄山西递之行锦上添花。

至浙江时遇大雨,能见度很低,路过嘉兴服务区,就此停下休息片刻,趁闲写下此记。